Search


星期五的晚上,終於結束了所有行程,有一些心裡的話,想跟大家分享。
  
  • Share this:


星期五的晚上,終於結束了所有行程,有一些心裡的話,想跟大家分享。
  
最近這幾天,某議會殿堂有某議員提案刪減原民預算,甚至發表「原住民福利太多」、「原住民愛喝酒才短命」等歧視的言論,刺傷了許多族人的心。隨著媒體用「原漢衝突」一再放大報導,更讓我擔心模糊問題的本質。
  
我想起,我們編寫的排灣族群本位教科書,國語文二年級有一課這麼寫:
  
「水果們為了誰最厲害吵翻天。
  
柿子說我最好,我代表事事如意!橘子說我更好,我代表大吉大利!蘋果說才不是,我代表平平安安,大家都喜歡。
  
香蕉則回答,我是多子多孫,排灣族的部落,結婚習俗少不了我,我可以祝福新郎新娘生很多寶寶,我的葉子也很重要,可以用來做好吃的金伯樂(kinper,沒吃過的人猜猜是什麼?)。
  
最後,所有水果決定手拉手,圍成一個圓圈,沒有第一個也沒有最後一個,因為每一種水果都有自己特別的地方。」
  
#我想說的是:每個族群因著自己所處的自然條件與環境,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文化,只有差異,沒有優劣,可以互相欣賞,也需要互相尊重。
  
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群擁有相似的歷史境遇,台灣原住民族在歷史上所受到的掠奪與壓迫,往往被視為理所當然的「優勝劣敗」潛意識沙文思想。
  
破除「原住民拿福利」的惡名,我們應回到立基點上的平等來努力,在此之前,一個真民主的社會應透過「積極性差別待遇」追趕,並積極推動「族群主流化」還給原住民族應有的社會、經濟地位。
  
#對於每隔一段時日,就會出現歧視言論,讓我感到很遺憾。這樣的言論,代表有些朋友還是不清楚原住民族在歷史上曾經受到的不正義對待。也代表我們有必要持續採取行動,翻轉社會對族人朋友的錯誤印象。
  
早期受「他者」課程教育餵養長大的原住民菁英,我們更應當時時儆醒自覺原住民族的主體性,針砭外來體制對自身族群的不合理性,而非檢討目前社會地位居於底層的族人。若將整個環境結構所造成的失敗歸因於不努力,那將會帶來更大的倒退。
  
這三年我在屏東縣政府服務的過程中,相當感激潘縣長對每個族群的需求都同樣重視,也很謝謝屏東縣議會裡,不分族群的議員們,都對原民處的業務鼎力支持。這幾年,我們「收穫那麼多」、「斜坡上的文學獎」、「斜坡上的藝術節」、「都會區學原住民運動」等等活動,我們一步步讓非原住民朋友可以認識、理解、欣賞、羨慕原住民族文化的美好,進一步成為共同合作前進的力量,這就是「族群主流化」最棒的實踐。
  
屏東可以,我相信所有的縣市也都可以。原漢對立不是必然,只要從友善的互動開始,持續相信與努力,不分族群就可以互相欣賞、互相扶持。我們的努力,將會讓多元文化的台灣更加美好燦爛,讓下一代擁有更理想的環境。
  
這就是我希望帶著大家的力量,一起到立法院實踐的使命。
  
您的朋友 麗華 Saidai / Reseres
  
照片提供魏金漢
  
#把根扎深把夢做大 #2020伍麗華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【台北】國會辦公室 電話:(02)2358-8258 地址:100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一段3之1號2101室 【屏東】南區服務處 電話:(08)723-5625 地址:900屏東縣屏東市香揚巷58號
伍麗華Saidai /Resres 校長立委
View all posts